模板工程设计、安装及拆除
模板设计三原则是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
设计与构造要求
①应对模板支撑脚手架的工程结构和脚手架所附着的工程结构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当验算不能满足安全承载要求时,应根据验算结果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模板支撑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且一般工况下不应低于2.5kN/m²,有水平泵管设置时不应低于4.0kN/m²。
③模板支撑脚手架应根据施工工况对连续支撑进行设计计算,并应按最不利的工况计算确定支撑层数。
④模板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
⑤模板支撑脚手架应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剪刀撑的设置应均匀、对称;
b.每道竖向剪刀撑的宽度应为6~9m,剪刀撑斜杆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
⑥模板支撑脚手架的水平杆应按步距沿纵向和横向通长连续设置,且应与相邻立杆连接稳固。
⑦模板支撑脚手架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调节螺杆插人脚手架立杆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调节螺杆伸出长度应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插人的立杆钢管直径为42mm时,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0mm;
b.当插入的立杆钢管直径为48.3mm及以上时,伸出长度不应大于500mm。
⑧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螺杆插人脚手架立杆钢管内的间隙不应大于2.5mm。
模板工程安装要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底座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模板的木杆、钢管、门架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2)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的隔离剂。
(4)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5)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6)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7)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8)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后安装。
(9)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10)模板支撑脚手架在浇筑混凝土、工程结构件安装等施加荷载的过程中,架体下严禁有人。
模板拆除要点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拆除。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²,即可拆除。
(3)模板的拆除顺序:一般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拆模顺序进行。
(4)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取构件跨度为2m,按上表确定。